中新網上海9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只能培養合格的醫學生,卻不能造就合格的臨床醫生”、“碩士、博士不會看病”等,這些對中國醫學院培養模式的詬病今後將成為歷史。
  一種借鑒英法德等歐美國家醫生教育培養體系,具有中國特色的規範化臨床醫生培養模式——“5+3”模式,正在中國各地醫學院推廣。所謂“5+3”人才培養模式,即,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015年,中國還將全面啟動“5+3”模式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屆時,名醫將不再是“三甲”醫院的專利。
  復旦大學方面14日透露,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經過5年試點,培養了2000餘名醫學生,這些學生在醫院“一上手就派大用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汪玲接受採訪時說,這一創新模式可使相關專業學位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有機結合,避免臨床重覆培訓,減少醫生培養成本;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了醫學臨床實踐與執業醫師之間的制度矛盾。此外,“政府、行業、高校、醫院”協同創新,也將大大促進中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建立。
  據瞭解,臨床醫師培養不規範、學生臨床實踐不合法、教育衛生行業不兼容、醫學優質生源不充足等都曾是醫學人才培養的“瓶頸”。
  汪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有教育部門主管的7年制教育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衛生計生部門主管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互不兼容,醫學生畢業後又要"回爐"進行2年的大輪轉。那麼,從大學入學起到完成規範化培訓,7年制學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總年限分別為9年和10年。“5+3”模式則使總年限為8年,節約了時間成本。
  據介紹,“5+3”模式探索了提高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的的有效途徑,除了逐步達到獨立行醫必備的醫德醫風、專業知識、臨床技能等,成為“會看病”的醫生;在學位論文方面,學生的選題將以總結臨床實踐經驗為主。合格研究生畢業時除了獲得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外,還可獲得職業醫師資格證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合格證書。據知,自2013年起,“5+3”模式已在全中國64所醫學院校推廣。
  這項歷經十餘年的研究最近摘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桂冠。汪玲說,課題組不僅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的醫師教育培養體系,還走訪中國各地,瞭解東、西部民眾對於醫療的需求。  (原標題:中國醫學院校全面轉變培養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k84vkns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